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BOB体育投注5  > 政策解讀 > 文字解讀
時間:2022-07-19 11:45
字號: 分享:

部門解讀丨《遵義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政策解讀

2022年7月13日,bob手机综合网页版 印發《遵義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現解讀如下。

一、背景依據

“十三五”期間,隨著“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各項改革措施有效落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財稅金融支持等政策疊加,市場主體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我市市場主體總量從“十二五”末的33.21萬戶發展到“十三五”末的64.13萬戶,總量增長93.1%,年均增長14.06%。但近年來,由於區域發展不平衡、行業分布不合理、新興產業不突出等原因,加之受疫情防控、自然災害、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經營困難,市場競爭被淘汰比例高,抗風險能力弱、企業“出生”容易“生存”困難成為普遍現象,民眾創業熱情不高。全市市場主體同比淨增長率逐年大幅度下滑,個體工商戶注銷率逐年大幅度遞增。

2022年4月2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印發貴州省培育壯大市場主體行動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黔府發〔2022〕8號)。在此背景下,為紮實推進《貴州省培育壯大市場主體行動方案(2022—2025年)》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全麵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壯大行動,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推動全市市場主體穩定發展。在充分征求各方麵意見的基礎上,結合遵義市實際,研究製定《實施方案》,主要部署了重點任務、要素保障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保障三方麵共22條措施。

二、主要目標

《實施方案》實施時間為2022年至2025年。在市場主體總量大提升方麵,到2025年,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96萬戶、年均增長10%以上;企業突破19萬戶;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120戶;引進國內外優強企業600戶以上。在市場主體質量大提升方麵,到2025年,營收千億級企業達到1戶,百億級以上企業達到5戶,十億級企業達到20戶;上市掛牌企業達到11戶以上;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200戶;省級服務業龍頭企業達到20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00戶以上,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00戶;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戶以上;培育年進出口額1億元以上外貿企業10戶。

三、重點任務

《實施方案》主要實施大型骨幹企業、規上企業、中小企業、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高新技術企業、外向型企業培育壯大和產業大招商七大行動。

(一)實施大型骨幹企業培育壯大行動。通過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大力培育上市企業等措施,培育打造一批以國有企業為骨幹、民營企業為支撐的大型骨幹企業。

(二)實施規上企業培育壯大行動。建立完善“臨規”企業庫,加大上規入統企業獎勵,穩定壯大在庫規上企業,實現規上企業增量。

(三)實施中小企業培育壯大行動。圍繞推動中小企業提質發展、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係等措施,推動中小企業做大總量、提升質量。

(四)實施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培育壯大行動。通過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扶持微型企業穩定發展,持續降低創業創新成本,支持重點人群創業創新,全力把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做多做活,發揮好就業支撐作用。

(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壯大行動。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形成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

(六)實施外向型企業培育壯大行動。通過支持企業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實現“搭船出海”,培育“走出去”主體。深入實施“內轉外”計劃,發展壯大外貿新業態規模。

(七)實施產業大招商行動。通過提升招商引資精準度、完善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協調機製等措施,圍繞首位產業、龍頭企業開展全產業鏈招商,引進一批優強民營企業,引進一批大企業大項目。

四、主要政策

重點圍繞政策扶持、財政投入、金融貸款、土地保障、能源提供、人才支持、營商環境等方麵,積極爭取省級政策、資金落實落地。

(一)在發展壯大龍頭企業方麵。一是爭取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對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千億級、五百億級、百億級、十億級的工業企業,落實一次性給予500萬元、4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的省級獎勵政策。二是爭取省級服務業促進工業化城鎮化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落戶遵義發展總部經濟的批零住餐、電商等現代商貿服務企業,年銷售額首次突破100億元、50億元、10億元且入統的,落實分別一次性給予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的省級獎勵政策。

(二)在大力培育上市企業方麵。一爭取省級金融業態發展獎補資金,對注冊地在我市的企業,落實國內主板上市的一次性獎勵400萬元,國內創業板、科創板、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一次性獎勵350萬元,在新三板掛牌的一次性獎勵50萬元等省級獎勵政策。二是企業上市過程中,因改製辦理土地、房屋等固定資產劃轉時,符合條件的按照國家有關企業改製重組稅收優惠政策執行。

(三)在推進規上企業培育方麵。一是爭取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服務業促進工業化城鎮化專項資金,對新增上規入庫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落實分別按照每戶20萬元、10萬元、10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的省級獎勵政策。二是爭取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規上工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對符合條件的單個項目,落實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的省級資金支持。三是對達標入統旅遊企業,落實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省級專項資金獎勵支持。四是鼓勵企業通過合並、出售、置換等方式重組上規升級,對符合規定的納稅人,不征收增值稅。

(四)在穩定壯大在庫規上企業方麵。一是對連續在庫3年及以上,且營收和利潤穩定增長的企業,綜合企業對地方經濟貢獻增加值,根據財力以適當方式加大扶持,積極爭取省級專項資金給予獎補。二是搭建專業化、特色化合作平台,推動新上規企業與行業龍頭企業加強協作配套,促進其產品、技術融入生產鏈和供應鏈。

(五)在推動中小企業提質發展方麵。一是引導各級預算單位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政府采購傾斜力度,進一步提高麵向中小微企業采購份額。二是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產品參與政府采購,適宜由中小微企業提供的,應當麵向中小微企業進行采購。三是落實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新能源汽車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

(六)在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係方麵。一是探索組建專家團隊,為中小企業提供個性化、定製化幫扶服務。二是對獲得國家級中小企業服務示範平台和省級中小企業服務示範平台的,積極對接省級主管部門落實獎勵政策。

(七)在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麵。一是對符合規定的重點群體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14400元為限額依法扣減相關稅費。二是企業招用符合規定的重點群體人員,自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當月起,在3年內按照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每人每年7800元依法扣減相關稅費。

(八)在扶持微型企業穩定發展方麵。一是爭取省級服務業促進工業化城鎮化專項資金,對經稅務部門登記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後,穩定經營1年並帶動5人以上就業的,按照每戶給予5萬元的標準落實省級一次性獎勵。二是落實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按50%征收地方“六稅兩費”優惠政策,將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納入政策適用範圍。三是落實小微企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及時下達中央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專項資金,加大財政資金補助調度力度,確保資金足額退付企業。

(九)在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方麵。一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支持研發投入占比高於5%的科技型企業爭取省級科研項目,對新認定和重新認定符合研發投入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予以10萬元以內補助。二是爭取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對新認定的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工業設計中心落實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的省級補助,對新認定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工業設計中心落實給予一次性50萬元的省級補助。

(十)在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麵。一是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新興研發機構合作開展技術轉化。二是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技術轉讓所得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

(十一)在推動企業“走出去”方麵。一是培育“走出去”主體,加大茶葉、吉他、白酒、辣椒等出口首位產業扶持力度,提高茶葉、吉他、白酒、辣椒特色外貿產業生產企業自營出口能力。二是支持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及承接國際技術服務外包業務,積極推動鋼繩集團、中航電梯、成功汽車、106地質大隊等一批特色優勢企業“走出去”,支持茅台集團、遵茶集團等企業布局海外營銷平台、海外倉。

(十二)在發展壯大外貿新業態規模方麵。一是依托中央外經貿專項資金、省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對認定的貴州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在體係構建、平台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麵給予支持。二是對認定的貴州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在體係構建、平台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麵給予支持。三是簡化A類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外彙賬戶管理,貨物貿易外彙(轉口貿易收支和退彙除外)收入免於進入待核查賬戶。

(十三)在深入推進產業招商方麵。一是深化央地協同合作、東西部協作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三角等區域產業合作。二是支持外國投資者設立創業投資企業和股權投資企業,深化跨境股權投資試點。

(十四)在強化財政金融保障方麵。一是爭取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等相關專項資金,通過直接補助、融資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加大對企業資金支持力度。二是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向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注資,提供融資擔保費用補貼。三是鼓勵我市地方法人銀行爭取人民銀行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增量2%的激勵資金和用好再貸款滾動額度。

(十五)在強化用地保障方麵。一是鼓勵采取工業用地長期租賃、租讓結合、先租後讓以及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降低企業用地成本。二是積極推進運用全省“招商用地地圖”平台,實現政府精準招商、企業精準找地、土地高效配置。

(十六)在強化能源保障方麵。一是落實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製度,對能效達到基準水平的存量企業和能效達到標杆水平的在建、擬建企業用電不加價,未達到的根據能效水平差距實行階梯電價,加價電費專項用於支持企業節能減汙降碳技術改造。二是優先保障龍頭企業、平台企業和製造業產融合作“白名單”企業能耗、排放指標需求。

(十七)在強化人才保障方麵。一是深入落實高層次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切實解決好引進人才住房、子女就學等後顧之憂。二是完善重點企業用工服務機製,落實吸納就業補貼、社保補貼和社保降費率等惠企措施。三是建立金融人才培訓體係,組織開展經濟金融、企業上市、股權投資等資本市場業務培訓。

(十八)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麵。一是深入實施《貴州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五個通辦”改革,打造“貴人服務”“遵滿意”品牌。全麵推行“2+2”“開辦企業一日辦結”改革。二是加快完善社會信用體係,強化信用信息共享開放,完善信用承諾、修複和異議機製。

五、市級措施

我市在省級層麵製定出台的相關政策措施基礎上,充分結合實際情況,研究提出以下重點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

一是通過市級專項資金對新增上規入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照每戶5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二是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開展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項目建設給予適當補貼,單個主體補貼規模不超過100萬元。三是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參加“中國質量獎”“省長質量獎”“市長質量獎”評選。對獲得市長質量獎企業由市級一次性獎勵20萬元。四是加大外向型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對轉移到我市的外貿生產企業,對其實際發生的企業搬遷改造、租賃裝修、物流運輸等費用,按照省級相關標準給予支持。五是給予高價值發明專利、國外發明專利授權、地理標誌注冊、專利獎和創建知識產權試點、示範企業(園區、中心)政策、金融、項目扶持等方麵傾斜支持。六是支持困難企業緩繳公積金,支持企業在規定範圍內降低繳存比例至5%。七是全市各級政府采購麵向小微企業的價格扣除比例提高到10%至20%。八是對集中規劃的工業園區、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自建雙回路、雙電源供電係統的,免收高可靠性供電費。九是鼓勵企業對非生產性用水用電用氣單獨裝表計量,執行居民用戶價格;對工業企業消費水、電、氣、熱和通信網絡等要素資源的,不得違規收取各種押金、保證金、擔保金等費用。十是實施環評審批提速辦理,優先保障龍頭企業、平台企業和製造業產融合作“白名單”企業能耗、排放指標需求。十一是加強擬上市企業政務服務,為重點擬上市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全力支持優質中小企業在全國股轉係統掛牌。十二是積極推行就地辦理外彙結算業務、涉外企業名錄登記備案、“穩外貸”貸款支持等業務,支持轄內涉外經濟主體發展。十三是深入開展“百千萬”企業大走訪活動,建立企業“包保”製度,化解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麵

政策解讀

文件原文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